女子试衣 1 小时后网上"吐槽" 店家怒甩监控致其遭网暴

0
469

10 月 31 日晚,章女士在长沙人民西路 “FIRA MOON” 服装店挑选衣服。离店后,她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称被该服装店 “PUA 了 5000 多元 “,呼吁其他网友不要进店消费,此事引发网友围观。

当晚,服装店店长艾女士发现这一 ” 负面评价 “,在取得章女士 ” 同意 ” 情况下,她将其在店内试衣 1 小时、试穿 10 多件,最终没有消费的监控视频挂上网 ” 自证清白 “。结果,事件出现反转,舆论开始倒向服装店,网友纷纷指责章女士。

这起事件在网上引发舆论关注,双方各自有哪些责任?此事如何调解?11 月 5 日,潇湘晨报《满哥维权》栏目记者咨询了律师的意见。

顾客:意识到自己有错,希望店家删除视频

据媒体报道,10 月 31 日晚,章女士在男友的陪同下来到 “FIRA MOON”,相中一件标价 2000 多元的衣服,” 觉得贵,但还是硬着头皮试衣。” 随后又试了 10 多件衣服,她对此解释称,” 不可能试到一半说:太贵了,我不试了。”

章女士心想,试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买件便宜点的。于是,她来到前台询问店长艾女士:” 打个折扣呗。” 艾女士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 店里实行会员制。”

” 你都知道价格,还试这么久?” 艾女士随后的这句话 ” 激怒 ” 了章女士,她没有买衣服,径直走出了店铺。章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就在我走出去时,听到店员用长沙话谩骂嘲讽我。”

当晚 9 点半,气不过的章女士找到艾女士的社交账号,并在底下留言,称被艾女士的服装店 “PUA 了 5000 多元 “,并呼吁其他网友不要到该店消费。艾女士立刻在评论区回复,称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

很快,两人的 ” 互动 ” 引发网友们的围观。艾女士认为,章女士的言论有损店铺名誉,于是私信对方沟通,但未获回应。随后,她又在评论区 @章女士,称会放出监控视频自证清白,章女士对此回复道:” 一定记得 @我 “。

艾女士将章女士试衣 1 个多小时、试穿 10 多件衣服的过程放上网,称其最终没有付款消费,舆论开始出现反转,网友开始 ” 网暴 ” 章女士。

11 月 1 日傍晚 6 点多,章女士再次赶到服装店试图沟通,由于艾女士不在店,在同行媒体记者的帮忙下,双方进行电话交流。

媒体报道显示,章女士承认自己错了,希望艾女士能够删除视频并就此事道歉。艾女士则表示,自己不存在道歉,反是要求章女士将有关店铺的不实言论删除并向自己道歉,双方因此僵持不下甚至发生言语冲突。

店长:已删除相关视频,但至今未收到道歉

11 月 4 日,”FIRA MOON” 服装店店长艾女士向满哥还原了事情经过。

艾女士说,31 日晚上,章女士和男朋友来到店内,说要试几件衣服。在招待好章女士的男友后,她热情地给章女士推荐了几款衣服。

在章女士咨询衣服价格及折扣时,艾女士告知:” 店铺实行会员制,非会员只能按吊牌价购买。” 她向对方详细说明成为会员的条件和优惠。章女士没有正面回复,而是表示希望能够多试几件衣服。

” 她还试了一些折扣款的衣服,按照规定,折扣款的商品是不能试穿的,但当时店里人少,我还是让她试穿了。” 艾女士说,在试穿 1 个多小时后,章女士拿着一条裤子到前台准备买单时,继续提出打折,艾女士依旧拒绝并解释说:” 你不是会员,没有理由给你会员价。” 随后,章女士和男友离开店铺。

艾女士否认用长沙话谩骂嘲讽顾客:” 我看她试穿 1 个多小时不买,就嘟囔一句‘知道价格还试了这么久,好玩吧?’ ”

艾女士解释说,将章女士试衣监控放上网,只为自证清白,这一举动也得到对方的许可,” 放出视频后,越来越多的网友站我这边,她可能是顶不住压力,就销号了,还到店里找我,希望我能删掉视频并向她道歉。”

” 试了 1 个多小时衣服,离开店铺连句谢谢都没说也就算了,事后还在社交媒体上造谣,同意放出视频又希望我删掉。” 章女士一系列操作让艾女士恼火。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所以拒绝道歉。不过,看到章女士被 ” 网暴 “,她在 1 日晚上就将视频删掉了,” 她直到现在,没有就在网上散布谣言、抹黑店铺形象进行道歉。”

针对艾女士的说辞,满哥试图采访章女士,截至发稿未果。

【律师观点】

双方可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上诉至法院

在这起事件中,双方各自有哪些过错?此事如何调解?满哥咨询了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的意见。

刘明认为,商家在经过消费者同意后,可以将包含了消费者形象的监控画面公布出来:” 如果商家没有事先通知消费者就擅自公布录像而对消费者造成困扰,商家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肖像权。因此,商家获得许可发布监控自证清白的行为,我认为是没问题的。”

刘明还表示,消费者如果在社交平台上造谣商家言论的行为,涉嫌损坏商业信誉罪。” 消费者捏造了虚假的事实,损害了商家的商业信誉,轻则按照治安处罚法来处理,严重的话会构成刑事犯罪。”

刘明建议,消费者和商家可以进一步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未果,双方都可将对方起诉至法院,等待法院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