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D&G 道歉,是因为中国人太自卑?

0
1148

一向口无遮拦的 Dolce&Gabbana 联合创始人、设计师 Stefano Gabbana 估计意料不到,”Dui Bu Qi” 会成为自己继 “Ni Hao” 之后使用的第二个中文词汇。

D&G 两位创始人联合向全球华人致歉(图截自视频)

辱华风波概述

这事儿,还得从三则广告说起。

11 月 17 日,D&G 官方微博发布了三条 ” 起筷吃饭 ” 的宣传广告,视频中长着眯眯眼的 ” 中国模特 ” 用筷子 ” 别扭做作 ” 地扒拉玛格丽塔披萨、香炸甜卷及番茄酱意面,带着 ” 中式发音 ” 的旁白傲慢地教中国观众如何 ” 正确 ” 地使用筷子。

三条视频内容过于浮夸,引来国人强烈不适。笔者在嫌弃之余也好奇广告制作者是否一直生活在尚未全球化的孤岛,会如此误解筷子。即使在意大利中餐馆,也从未见过哪位老外如视频中那般矫情地比划,更何况也没见过哪家 pizza 店不切分就直接端上来。

虽说夸张是广告的创意表现之一,中意两国之间也难免存在文化差异,但建立在错误刻板成见上的展示只会让人尴尬,更难以体会被 ” 致敬 ” 的好意。

有网友跑 Instagram 上询问 Gabbana,这广告是否涉嫌种族歧视,没想 Gabbana 在回复中称中国是 ” 屎一样的国家 “、” 无知、肮脏、有臭味、土匪 “(”China Ignorant Dirty Smelling Mafia”)。辱华言论被截屏爆料,其后短短 6 小时内,章子怡、王俊凯、迪丽热巴等娱乐明星纷纷表态与其划清界限,耗费上千人力、号称 D&G 集团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时装秀 “The Great Show” 被迫取消。

虽然当事人 Gabbana 见苗头不对,宣称发那些对话的 ” 不是自己 “,自己热爱中国,D&G 官方账号也紧急 ” 否认三连 “:号被盗了、我们热爱中国、这场秀是我们的梦想和诚意,然而,依旧挡不住 D&G 在中国 ” 凉凉 ” 的步伐——当前,D&G 在中国地区的电商渠道几乎被全部切断,除了 D&G 官网,包括京东、天猫、苏宁、网易考拉、1 号店在内的主流电商全部下架了 D&G 商品。

从 2006 年 9 月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家精品店以来,入华 12 年的 D&G 在不到一周内迎来了 ” 至暗时刻 “。

D&G 那些幺蛾子

其实,这还不是 Gabbana 与 D&G 第一次 ” 作死 “。

2017 年,D&G 就曾陷入辱华风波。相对于日本版照片的繁忙街头,D&G 在中国的宣传照以老北京和黄包车作道具,搭配大叔大妈怪诞的表情,让敏感的人疑问:” 这真不是对比丑化?”。

值得一提的是,D&G 在韩国的广告也曾遭遇韩国网友炮轰,因为在一张硬照中,西方人用叉子卷意面,而东方人直接用手抓,似在暗示西方文明先进、东方野蛮落后。

若真要细数 Gabbana 和 D&G 得罪过的人,能集一大票邮:

在意大利,D&G 曾被意大利政府控诉逃税 4.2 亿欧元,意大利人民要求两位创始人道歉,而 Gabbana 在 twitter 上直斥意大利政府是 ” 小偷 “,更扬言撤资,激怒大批网民。

在美国,Gabbana” 撕 ” 过 Lady Gaga,公开评价赛琳娜 · 戈麦斯太丑,嘲讽麦莉 · 赛勒斯愚蠢。在特朗普上台之初,时尚界几乎全体抵制特朗普,D&G 却主动提出为 ” 第一夫人 ” 设计服饰,还顺势推出一款印有 “#Boycott D&G” 的 T 恤。

在英国,由于 Gabbana 称试管婴儿称为 ” 化学儿童、合成儿童 “,不少民众在 D&G 伦敦门店外抗议。

……

单单 ” 种族 / 群体歧视 “,Gabbana 和 D&G 就干过不少:

2012 年,在香港,D&G 驱逐在店门前摄影的香港消费者,却准许内地游客拍照。这一差别对待引来上千港人集会声讨,最终其意大利总部不得不发表声明道歉。(这事也成为香港 – 内地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之一,这是后话。)

设计方面,D&G 曾让走 T 台的白人模特佩戴一款黑人女士头状的耳坠,由于造型接近 Blackamoors(一种早期现代时期的艺术风格,带有宣传奴隶制度倾向),被称为 ” 奴隶耳环 “,有评论直接调侃:” 卡通化、低贱化、次等化的形象甚至会让你政治不正确的爷爷都要三思而后行。”

尖酸刻薄的 Gabbana 和 D&G 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整出的丑闻,用当年阿扁乱用的 ” 罄竹难书 ” 来形容,还是非常合适的。而就其一路表现来看,颇有 ” ‘诚恳’认错,坚决不改 ” 的执拗。

时尚圈的 ” 种族歧视 “

其实,时尚设计讲究自由大胆多元,而时尚圈 …… 如 VICE 编辑埃莉诺 · 摩根所言,” 时尚界从来就不是一个多样性的圈子 “。吃时尚圈的瓜,” 歧视 ” 是能常嗑到的籽儿,肥胖歧视、年龄歧视 …… 其中最致命的,恐怕莫过于 ” 种族歧视 ” 了。

白人模特在时尚杂志跟秀场两大平台占主流,是道年年都会拿出来炒的冷饭。以时尚论坛起家的网络媒体 The Fashion Spot 在最新的模特多元性报告中指出,在 2019 春夏时装周中,只有 36.1 % 的模特是有色人种,这还是史上最多元的一次。而相比白人,有色人种模特地位总体也居于弱势,例如 Dior 在 2013 年才打破只使用白人模特惯例;直到 2017 年,创建了 163 年的 ” 驴牌 “Louis Vuitton 才迎来首位领场的黑人模特儿 Janaye Furman。

Janaye Furman(资料图)

虽然现在在杂志和秀台上看见有色人种脸孔的次数日益频繁,但彻底改善仍是一段沉重而漫长的过程。这是多年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审美主导留下的痼疾,也涉及白人群体对其他族群认识的改变——其中最直接的认识可能就是 ” 他们有没有钱 “。国际 T 台上黄色人种模特走路带风,背后是新崛起的中日韩等亚洲市场。

时尚圈有种族歧视,这或许能甩锅给整个圈子环境,而单个人士或作品设计是绝对惹不起这一政治正确的,即使是金字塔尖的大佬,也得念一句 ” 人人平等 “。这里面最典型的反面案例估计就是 ” 海盗爷 “John Galliano 了——每逢 ” 种族歧视 “,他是少不了的素材,没办法,谁让他太有名了。

John Galliano 可谓一代鬼才,从法国大革命中汲取灵感的毕业设计 “LesIncroyables” 一发布就轰动英伦;成为 Dior 设计总监后,凭借自己惊世骇俗又浪漫多情的艺术怪才,开启 Dior 全盛时代。有圈内人称赞他:” 在充满神话与传奇的时尚众神庙中,Galliano 是我们这些凡人的上帝。他是掌控潮流变换的麦当娜,是撰写时尚小说的狄更斯,是构建科技感建筑轮廓的达芬奇。” 足见其地位之高。

然而,这一切无上荣耀终结于一次酒后失言。

2011 年 2 月 23 日,在巴黎一咖啡馆里,烂醉如泥的 John Galliano 对店主说 ” 我爱希特勒 “,并对另一位女士表示 ” 你们都该去死,你的妈妈、祖宗八代都该被毒气毒死 “。现场视频曝光后震撼了全球时尚圈,John Galliano 也被 Dior 迅速下令开除。虽然 2014 年 John Galliano 借担任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创意总监一职正式回归时尚界,但至今仍难以重返其往日巅峰;当年乖张狂傲的一个人现今 ” 洗心革面 “,不时道歉:” 我对我的言行负所有责任,并努力赎罪。”

像 John Galliano 这般明目张胆发表歧视言论的,在现今时尚界明面上暂属个例;时尚界的踩雷新闻更多出现在设计上。比如:

今年位于时尚圈底层的 H&M 推出的一款 ” 猴帽衫 ” 童装卫衣被指种族歧视——让一黑人男孩穿一款童装卫衣,衣服上写着 “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丛林中最酷的猴子)。衣服引来了包括 NBA 球星勒布朗 · 詹姆斯在内多位名人、明星的批判和嘲讽,H&M 公司不得不通过官网网站及社交媒体发布致歉信,称:” 作为一个全球品牌,公司有责任注意适应所有的种族敏感和文化敏感,不过遗憾的是,公司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到。”

而 Zara 家,踩过的雷就多了去了:卖过一款印有 “White is the new black” 的白色 T 恤;在反法西斯人士压力下召回一款印有纳粹十字符号的手袋;因销售一款和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囚服相似的童装受到来自以色列的指控 ……

更高端的品牌如维密,也曾涉嫌种族歧视:超模 Karlie Kloss 作印第安人装扮,以抗议女性杂志容貌作假而著称的网站 Jezebel 率先质疑,印第安土著造型被安插在网友所批评的 ” 搔首弄姿 “、” 假胸 ” 的女模特身上,这一行为 “Not cool”、” 太超过 “。事后,KK 也不得不推特道歉。

我们只是要求平等对待

D&G 事件逐渐升温时,有中国网友表示国人 ” 太敏感 “” 玻璃心 “,将要求道歉归因于 ” 内心太自卑 “。

若多了解类似上述所列的国外少数族群抗议事件,便会知晓这些天国人的反应其实已很理性,要求道歉并不是上纲上线的要求。

” 内心太自卑 “?若在十来年前,这理由或可以成立,穷怕了的暴发户们迫切需要通过消费大牌来赢得认可和敬意,从而建立自信;但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今天,中国对自己的文化、资本已足够自信,随着与国际交流的增加,更多要求的是尊敬和公平——希望西方摒弃从殖民时代延续至今的优越感,尊敬同样优秀的东方文化;希望白人像今天对待黑人、犹太人等少数族群那般平等对待华人的诉求。

阅读 Gabbana 和 D&G 的前几次回应,除了荒诞地推卸责任,见不到一句反省和道歉。在全国线上线下抵制及海外华人的共同声援下,两位创始人才联合道歉。这表明,自身强大的同时对歧视 ” 零容忍 “,才能赢来尊重。

可能有人表示,他们只是屈服于中国的金钱,非真心诚意。但是,互相尊重的姿态也是平等交流的重要一步;至于如何让人心悦诚服地尊敬一国国民与一国文化,这是一个中国上下需继续钻研的命题。

” 感谢 “D&G

Gabbana 在回应 D&G 为梅拉尼娅 · 特朗普设计服饰一事时曾表示:” 我们是意大利人,我们不关心政治,更不关心美国人!我们做衣服,如果你想用帖子搞政治,那就太无知了。我们不需要你的帖子或评论,所以下次请忽略我们!”

在这次辱华风波之后,Gabbana 应能明白,时尚和政治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两个领域,即使时尚追逐自由肆意,这自由或多或少受政治所规训。

或许,在 D&G 道歉后,我们也可以 ” 感谢 “Gabbana,” 感谢 “D&G,” 感谢 ” 他们试探出 ” 作死 ” 的边缘,让其他已进入或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在未来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尊重中国人民的情感。

“Do as Chinese do”,这真是 “Bravissimo”!